空军纪念日惊喜?疑似轰-20的照片公布:还有中国试飞院的徽章!

2022-12-23 10:11:00

支付寶代付 https://www.cvpka.com/tw/p/zhi-fu-bao-chu-zhi/

一张疑似轰-20的照片于11月11日晚上突然被公布在网上,空军在10日发布称要在11日的中国人民空军成立73周年的纪念日上给大家一个惊喜,难道这惊喜真的就是轰-20?

真是轰-20的照片吗?究竟透露出了哪些信息?

笔者是在小蓝鸟上翻到这张照片的,是一个ID为@louischeung_hk的账号发布了这张照片,由于照片没有水印,暂时判定为这事第一来源,下面就从这张照片所包含的信息做个简单分析:

1、有试飞院徽章;2、有北部战区空军的徽章;3、背景时间可能是清晨或者黄昏;4、机舱为大型飞行器的座舱结构;5、机头布局为高亚音速或者跨音速机型;6、机背上有俩人正在操作某种管子,可能是加油;7、或为翼身融合体,无尾,但看不出具体气动布局;

第一个信息,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的徽章,其中的特征是顶部为: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中间为国旗+轰炸机与其他飞行器,下面疑似两座丰碑外加拉起的战斗机,再有则是鹰的翅膀外加盾牌。不过笔者实在没有匹配到这徽章,看着确实像那么回事,但似乎试飞院从来都没有发布过公开的徽章,不过设计也相当有水准。

第二个信息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空军的标志,一架轰炸机的照片,打上了一个中国北部战区空军的徽章,似乎有些不太合适,不过如果是北部战区发布这也没啥大问题。

第三个是时间,当然没法判定年月日,只能判断早中晚,照片中阳光刚好穿过机身腹部,形成了一道美丽的眩光。这个不是清晨就是傍晚,按试飞时间判断,以早上为最大可能,但以低可视性试飞时间判断,那么是傍晚概率比较大,因此仍然很难判定是早上还是晚上。

第四个是座舱结构,相信军迷一看就知道这个座舱透光的剪影与B-2的座舱非常相似,并且还是多块结构,这表示座舱的空间比较大,至少也是2人座舱:

就座舱透光位置来看,两者大小都比较类似,B-2的座舱是两人制,这架飞行器看起来也可能是2人制。

第五则是机头造型,这个机头比较丰满,甚至看起来比B-2还要丰满一些,可能安装了更大直径的雷达,轰炸机不讲究极速,据目前公开的信息称轰-20为高亚音速机型,因此这个机头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问题。

第六则是机背上两位工作人员,似乎手里正拿着一根管子在某种操作,假设在进行试飞前的任务,难道是在加油?似乎看着有些不太可能,因为一般的飞机加油口设计,为了加油方便都会在机翼下方加油,比如B-2和B-1B,如下图: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不是加油,机背上那个突起位置似乎就是发动位置所在,因为像飞翼类轰炸机都会将发动机背置,则有两个考虑:

1、轰炸机不要求高机动型,发动机布局可选性很高;2、机背布置可以照顾飞机隐身性能;

轰炸机不需要格斗作战,没有要求大迎角下机动飞行,因此发动机背置不影响轰炸机作战,另一个是背置的发动机进气口会被机翼部分遮挡,前向隐身性能会略有改善;还有则是尾部的发动机尾喷气流会和机翼背部的气流混合降温,红外特征明显下降,防止光电雷达和红外尾追格斗导弹的锁定。

第七则是翼身融合的可能,从图上虽然无法区分机翼和机身的特征,但根据我们对翼身融合体的了解,这架飞行器的翼身融合程度将会非常高,和B-2同位置剪影非常相似,这一点大家都心里有数。

另一个则是在这个角度完全看不到尾翼,正常情况下有尾翼的飞行器在这个视角应该能看到尾翼,既然看不到,那么只有一种可能,这种飞行器没有尾翼,也就是无尾飞翼造型。

垂直尾翼也叫垂直安定面,是飞行器纵向稳定用的,防止飞行器侧滑,但在极端考虑隐身性能的情况下,垂直尾翼就成了一个大问题,虽然从前向视角看对整体RCS(雷达散射面积)影响不是特别大,但侧向时RCS就会急剧增加,因为垂直安定面在侧向会形成镜面反射,因此高机动要求的格斗机型比如J-20和F-22的垂尾都是外倾的,则会部分减少截面积,但理想的显然是取消垂尾。

垂尾取消后对飞控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稳定性需要其他翼面配合完成,这在静不安定的飞控中并不是特别严重的问题,飞控可以完美稳定机身防止它“侧滑”,但在一些高机动性要求的机型中可能少了一个气动控制面后机动性有所下降,不过未来的六代机可能会全面取消垂直安定面,估计飞控早就已经解决了这个难题。

从这张照片并不能判断这就是轰-20,但可能性确实是存在的,因为有很多合理之处,而且10月10日空军发布也表示11日要给大家惊喜,因此合理性或许就会更高一些。

与B-2和B-21相比,轰-20最需要的是什么?

就目前全球而言,只有三种隐身轰炸机,其一是B-2,B-21和轰-20都没有公布,而且B-2还是一种1989年试飞的机型,对我们确实有参考意义,但我军目前面临的局面和美军相差非常大,美军是进攻性部署,而我国则是防御性部署,B-2是否值得参考确实是个问题。

不过从隐轰的作战方式上着手,相信中美两军的共同语言可能就比较多了,而且美军在新的战略轰炸机B-21中提出的要求也许更值得我们参考。

美军认为B-2的21.3亿美元太贵了,并且维护成本太高,是B-52的2倍,并且数量太少,只有21架,还坠毁了一架,维保要求太高,海外部署也比较困难,另外B-2的作战体系和电子设备也太老了,因此美军要用一种新型轰炸机来代替B-2,解决掉这些问题。

美军对B-21提出了诸多要求,比如不需要像B-2那么大,价格不能像B-2那么贵,每架不能超过5.64亿美元,隐身性能要比B-2好,可以比B-2小但航程要求不低,另外还有战略打击能力(投掷核武器)以及要有无人驾驶模式。

另外在2016年的“忠诚僚机”概念提出后还对B-21增加了携带忠诚僚机的要求,而其本身的无人驾驶能力也可以升级为其他作战飞机的忠诚僚机,从这个角度看,美军的战斗机未来无人化要求很高,当然并不是简单的无人化,而是AI智能化,这个需要技术堆砌要求就高了。

这些B-21的理念其实非常值得轰-20参考,比如价格低,部署数量高,这个要求比较实在。而无人化要求则是一个技术指标,我国的J-20携带“忠诚僚机”已经在央视上多次公开,而在2022年珠海航展上展出的机型也表示,我国的忠诚僚机时代正在快速到来,航展上有多种机型可供作战使用:

1、攻击112、FH-97A

攻击11是无尾三角翼的无人机,可以提供侦察、攻击等任务,有一定的空战能力,但与格斗机型相比还是要差一些,毕竟这架无人机是属于攻击型,其职责为对地或者对海攻击,空战并不是其主要任务。

从目前来看,执行空战任务的应该是FH-97A,这架无人机在2021年珠海航展上公布时就是一架对地攻击的机型,从背置的进气道以及腹部的EOTS等都表示这是攻击型,但到了2022年的珠海航展上却改成了两侧类似于J-20的进气道,而且EOTS已经背置,并且机载武器从舱门开启式换成了武器舱弹出式,变成了一架完全空战型战斗机。

2021年公布时

这里简单说明下原因,进气道背置改为侧面,表示对大迎角飞行有要求了,这种要求只会在格斗型战斗机上才会存在,这是其一;其二则是EOTS背置已经不适合对地攻击;其三则是无系统弹出式,已经不适合装载对地攻击弹药了,只能装一些空战格斗导弹。

这个变化的背后不只是模式的改变,而是AI技术的飞越,因为对地攻击实时性要求不是特别高,还可以人在回路中控制确认,但空战格斗需要AI自主,人在回路中控制延迟太大,格斗战机转身即逝,难以操作,这从侧面表示我国的空战AI自主性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

并且FH-97A除了格斗外还搭载了分布式光电孔径探测系统和智能蒙皮感知系统,实现了隐身条件下360°全覆盖光学(机腹EOTS)与电子侦察。实施6小时以上全天时、全天候、全疆域战场态势感知,也就是说还是架侦察机,价格电子吊舱还是电子战无人机。

基本上FH-97A就已经能涵盖“忠诚僚机”的全部功能了,当然笔者在这里提醒下各位,FH-97A很有可能是J-20的“忠诚僚机”竞争后淘汰下来的方案,也就是说我很有可能已经有了比FH-97A更先进的AI格斗无人机。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轰-20的带刀护卫也已经搞定了,顺带还搞定了前出侦察、电子干扰等机型,一个作战编队已经成型,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所以这架飞机到底是轰-20吗,真的是昨天人民空军成立73周年的惊喜吗?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昔阳新媒体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生活百科、商旅生涯、国际资讯、投资理财、教育科研、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昔阳新媒体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